2结果与分析 由图2可以看出,工艺1升温较好,纯种6d达到顶温,曲大曲清中挺4d左右,香型然后缓慢下落,白酒同时升温幅度在18d左右。生产工艺2升温略慢1d,应用研究“中挺”时间在3d,安琪升温幅度比工艺1低3℃。纯种而工艺3由于是曲大曲清整粒高粱没有糖化导致升温较慢,升温幅度只有13℃,香型“中挺”挺不住,白酒后面温度下降过快,生产说明发酵不充分。应用研究工艺4则比工艺2快1d升到顶温,安琪相比于工艺1升温幅度低2℃。工艺5则升温过快,顶温过高,回落也较快,说明发酵过猛。 所以宣酒大曲清香工艺比传统大曲清香等其他工艺“中挺”时间长,升温幅度较大,同时符合“前缓中挺后缓落”的发酵规律。 宣酒大曲清香工艺通过糖化工艺使原料部分转化为糖,同时培养了较多的有益微生物,在低温入池后,首先缓慢糖化,大曲和香霸中的菌种开始活化,随后边糖化边发酵。大曲中产酒酵母和香霸中产酯酵母同时作用,使得发酵充分,“中挺”时间较长。 2.1.2大米查酒理化分析及出酒率(表3) 从表3可以看出,工艺1的乙酸乙酯含量最高,乳酸乙酯含量最低,高级醇含量适中,出酒率也较高。工艺2相比于工艺1乙酸乙酯含量略低,乳酸乙酯含量略高,出酒率也低于工艺1。工艺3则因为整体发酵不充分,出酒率和酸酯含量都最低。工艺4和工艺2相类似,但乳酸乙酯含量较高,乙乳比不平衡。工艺5发酵猛,顶温高,导致乳酸乙酯含量高,乙酸乙酯含量偏低,乙乳比失调,高级醇含量也较高。 所以综上所述,从理化分析和出酒率来看,宣酒大曲清香工艺的乙乳比最好,出酒率也较高,达到甚至超过大曲清香型优质酒理化数据。 宣酒大曲清香工艺减少了大曲用量,特别是把中低温曲改为中温曲和偏高温曲混合曲,使曲中乳酸菌数量减少,从而降低了乳酸乙酯含量。同时香霸的强化产酯作用,提高了乙酸乙酯的含量,乙乳比在1∶0.5~0.7。 2.1.3大米查酒感官品评分析(表4) 由感官品评可以看出,宣酒大曲清香型工艺由于应用到了偏高温曲,给酒赋予一定的酱香和陈味。同时中温曲和香霸保证了所酿酒清香突出,口感醇厚,而缓慢的发酵赋予绵甜爽净。 工艺2和工艺4具备了大曲清香的优质酒品质,工艺2和5则由于发酵不正常导致酒质较差。 2.2酿酒曲和香霸在二米查酒生产中的应用分析 2.2.2二米查酒感官品评分析(表6)
3结论与展望 在纯种曲和传统大曲的合理配比工艺条件下,宣酒大曲清香型工艺比传统大曲清香型工艺不仅提高了酒的产质量,还减少了大曲用量,降低了成本。且形成了独特的酱香、陈味。
我们期待纯种微生物制剂能在浓香工艺、酱香工艺、窖泥制作、堆积工艺等更复杂的白酒工艺中取得突破性进展,为白酒生产提质增效、降低成本和突破技术壁垒带来革命性的变化。 声明:本文所用图片、文字来源《中国食品添加剂》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与本网联系删除 相关链接:发酵,乳酸乙酯,醇 |